2023.02.07
南风窗
作者 | 邓海滢
对现代工厂的想象是怎么样的?拥挤的、昏暗的车间应该得到彻底的改造,明亮宽敞、机械自动运作的流水线应该成为基本配置,甚至可能有“智能大脑”,监测着工厂的运作,帮助人类做出决策。
这样的想象已经变为现实。蒸汽的余烟已远远飘散,电气早已融入骨骼,信息成为燃料,助推着智能化生产铺开,全球制造业正走在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
早在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为大幕渐起的工业4.0时代遴选“灯塔工厂”——代表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引路者”。2023年1月13日,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公布,中国以坐拥50家的实力位列全球榜首。
“中国智造”巍然崛起,这几年间,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已逐步在转型中的企业里得以应用,在中国,“机器繁忙、工人寥寥”的智能化生产图景已见雏形。
走实“生产数智化”的一步后,头部制造企业们正在推进“组织数智化”,让庞杂的生产信息、庞大的组织架构能够顺畅的调动起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势力“蔚小理”、家电巨头海尔、机械制造龙头三一集团等上千家制造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飞书帮助组织进化,“中国制造”在以人为进,用更灵活的组织身法加速“中国智造”。
01
打通数据孤岛,
给信息宝矿装一个入口
三一重工,我国的龙头重工企业,全球重工行业唯二的两家“灯塔工厂”都在它旗下,最近被认证的是它的“18号工厂”。
三一集团这家坐落在长沙经开区的工厂,里面配置了8个柔性工作中心、16条智能生产线、375台全联网生产设备,AGV自动运输车在整齐排列的生产线间穿梭,结实的机械臂通过视觉传感系统“张飞穿针”般组装着精密工件。
三一重工的“18号工厂”
“18号工厂”在改造以来,产能提升123%,人员效率提升98%,单位制造成本降低29%,这大幅降本增收背后,是生产要素的全连接——这有赖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作为底座的数智化改造。
这些细致海量的实时数据,让管理者隔着屏幕也能对研产供销服的动态了如指掌,但当信息走向过载的极端,便会变为负累。最多的时候,仅在三一集团内部就有 750 多个 APP 同时运作,三一重卡智能化研究所所长何琪一度为繁琐冗杂的管理APP而头疼。
“我每天需要查看不同的APP上有无属于我的审批节点,一个一个查很容易会拖延项目进度。” 在那段时间,何琪最害怕的就是看着手机桌面上无数个公司软件堆砌出来的信息迷宫,技术创新的火花都在信息入口的寻觅和切换间熄灭了。
对于三一这个业务数字化完善的企业而言,一个能将各自为政的软件平台整理起来的一体化协同底座是最急需的,2021年飞书的到来解了燃眉之急。
引入飞书后,三一的日常沟通、开会、工作记录等工作沟通流程终于集成在一个软件上,同时这个协同统一入口还接入了几百款三一自研应用和第三方应用,统一推送通知,庞杂的迷宫终于有了清晰的路标。
由此,效率的提升肉眼可见。不仅是减少操作手续节省了时间,更是不同部门间壁垒破除、联结成一个通畅的“数字孪生体”带来深层的提速增效——事情更容易做对,对公司造成的浪费减少,效率就上去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运维等部门能够及时紧密沟通,并行快速推进项目落地成为可能,效率也上去了。
数据孤岛,正是制约制造业进一步释放生产力的重要难题,机械制造“巨无霸”三一集团借助飞书的一体化打通了散落在各系统的信息,跨过了这道坎;其他领域的制造企业,在生产一线的业务场景里,也需要好用的信息集纳工具。
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新松,也用飞书的多维表格替代了传统的纸质工时填报单,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不再分散,在软件的自动集纳下,负责人能一眼看到各人的工时汇总情况,能实时调整后续工作安排和成本控制。
不同的事业部也利用轻量的多维表格达到了传统沉重系统的项目管理效果:硬件交付用主数据表、项目管理表、人员信息表三张表做到多项目全流程管理;工业机器人部门通过需求表单、优先级看板、bug追踪记录表等完成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
统一入口、统一看板,带动各部门的信息快速汇集到决策者的设备上,而当管理层需要进行快速部署时,这就需要信息传输网络能够像毛细血管一样运作,精准便捷地触达到特定个人。
02
像毛细血管一样运作,通知到人
在三一重卡,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测试中发现异常后,能立即反馈修正更加重要。现在,何琪和同事在进行辅助驾驶路面测试时,通过使用飞书会议,路面的测试数据能实时传回后方,研究员也能即刻分析数据并指导现场的工程师修正问题。
异常被迅速扼杀,这对制造业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生产时,生产线几分钟的故障都能造成数以万计的损失。“我们的设备故障要求在半个小时内,甚至有的设备故障要求在10分钟之内得到响应和处理。”深谙异常威力 ,三一重工智能制造总部副总监刘岩强调这个“疾慢如仇”著称的企业对异常解决的时效要求。
能做到三十分钟,甚至十分钟内解决生产故障,和测试时一样,最大的秘诀是能迅速通知到人。18号工厂中,安装着庞大的全天候抓拍摄像头矩阵,一旦画面中出现不符合“6S”体系要求的情况,异常消息将推送给6S专干,再经由他们判断通知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就算是一张废纸,也能够被识别出来,能够被及时清理”,问题识别、责任到岗,异常问题快速被解决。
在其他企业,也有借助飞书搭建的这类异常通知和解决机制:结合MES及传感器,一所ODM企业能将异常一键通知到人,再结合远程调控和一键拉群的快速协同能力,人机协作消除故障;新松则利用飞书多维表格,定位设备信息、自动汇总点检状态和设置自动预警,打造真实、高效的安全管理闭环。
而这条能通知到人的“毛细血管”般的信息流,远不止在遭遇问题时才发挥作用,可即时通讯的一体化协作平台,能够真正地打破物理空间的区隔,减少线上沟通的磨损。
疫情给依赖线下的制造行业带来挑战,但三一集团反而借势转型,一改每天四次打卡的传统工作制度,走向远程办公。2021年7月至 2022年7月期间,三一的远程办公次数达 140,000 余次,组织运作更灵活更高效。
如果需要海外协同,飞书甚至能帮忙打破语言壁垒,真正做到无远弗届。元器件制造企业瑞声,全球化布局下产生了销售、技术、研发人员跨国交流的业务需求,飞书的时区同步显示功能能帮助跨国人员挑选更合适的沟通时间、同步翻译功能能降低外语沟通的难度、飞书文档等协作工具让数十国研发人员同平台协作成为可能。一个好用的协作平台,使得相隔万里的每一次点对点沟通也没有障碍。
有了通畅的信息流转渠道,每一个员工都能被真正连接入公司的组织网络中,每一份基层的声音都能激起涟漪,最终掀动企业转型改革的浪潮。
03
工业数字化转型,
最终需要“以人为进”
通过如渔网一样捕捞各种细致的信息,又通过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各类指令分发到末梢,三一重工、瑞声科技、新松等制造业顶尖玩家正在依靠飞书这个一体化平台向灵活敏捷型组织进化。
硬件升级、软件装配、机制搭建,但三一集团远不满足于此,在这家企业眼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学习和转型。
在三一汽车起重机公司有一位从蓝领走上来的中层管理,制造部长李大为十年前只是一个装配电工,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他走到了这个位置。他经历着十年来制造业的变化,更深切感受到在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人力大部分被机器替代,一线员工的“自我充电”和转型比以往更重要,自己的奋斗经历不应成为“神话”,而是新工人可复刻的成长进路。
一直以来,人才短缺是制造业转型的难题,而面对这种短缺,不应只想着招徕更多高端技术人才,更有价值的变革方案,应该是思考如何让组织里的每一个普通员工都能熟悉、习惯和喜爱上数字化作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将人工“翻新”人才。
三一集团引入飞书,正是为了给5万人提供一个数字化时代称手的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在传统的工作流中开凿出捷径,优化掉冗余的劳动。同时,集团也希望通过统一的数字化协作工具,以OKR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和企业更加紧密相连,让所有人力往一处使。
“OKR让过去的单一执行变成‘我要思考’,各层级沟通更充分,这对企业文化的转变是影响巨大的。”三一集团国际化人力资源部长杜佳林解释。逐层分解的关键目标,在各个层级进行对齐,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集团发展的关联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个人往同一个方向给集团输送能量。
而三一对数字化转型激发员工潜力的期待还不止如此,他们希望赋能员工的成长。
让一线工人掌握先进技术,成长为一个工程师,是三一集团的长远期盼。“但是这对于很多一线的‘大老粗’们来说,学习进修并不容易,他们对枯燥的培训比较反感。”李大为体察到一线工人学习转型的难点,而高层也留意到这一点。在思考如何破局时,决策者敏锐地发现到飞书正好适用于知识管理——
知识碎片化、图像化、实操化切割,通过飞书文档共享,让一线工人随时轻松触及知识;但同时,飞书有可以把这些智慧结晶沉淀下来,形成一个不断更新的重工知识富矿。
飞书成了一所“大学”,李大为也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员工主动地学知识,甚至向他“提需求”,让他系统解答数字化业务中的技术难题。
通过知识库的搭建、全员学习氛围的培育,三一集团离“3000亿销售额、3000名工⼈、30000名工程师”的“三个三目标”更进一步。“三个三目标”是要将现在的人才结构翻转过来,这条征途,要靠知识让生产者得以进化。
让人成为有数字化思维、懂数字化工具、走数字化流程的新生产力,必然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只有充分赋能人,才会让组织脱胎换骨,最终也才会让行业穿越周期、焕发新的生机。
0条评论